OSI/RM七层模型
物理层
中继器:保证信号在传输中不失真(传输中有损耗)
集线器(hub):分流,但是无法解决冲突
集线器连接的主机共同组成一个冲突域
数据链路层
网桥:分流和中继
交换机:可以解决hub冲突问题,但存在广播风暴问题(对单个设备的信息所有设备都被广播)
交换机每一个端口是一个冲突域
网络层
路由器:通过广播域解决交换机广播问题
ARP:地址解析协议 IP转MAC地址
RARP: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IP转MAC地址
ICMP:因特网控制协议
IGMP:网关协议
让时空穿越到上世纪70年代,Ethernet被发明出来,需要用一个黑盒子将电脑连接起来;否则电脑和谁通信,和谁网线直连,这是点对点通信了,一点也不方便,和以太网的多路访问网络初衷相违背。
以太网设计目标:电脑使用一个网络接口,可以同时与多台电脑通信,将电脑连接起来的黑盒子最先面世,称之为集线器,但我们更喜欢叫它Hub。
这种集线器,通常有多个端口,可以接入多台电脑,这种黑盒子使电脑连接在一起成为一种可能,其内部工作原理,就是信号放大器。
随着以太网的流行,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使用它,网络变得越来越大,信号随着网线距离的变长,信号衰减的使得通信变得越发不可靠,同样需要可以将信号中继、放大的集线器。
但这个集线器只需两个端口,一端连着一根网线,由于其本来的目的就是延伸网线,美其名曰:网桥,这个更像描述其功能性的一面,“牵线搭桥”之意。
在集线器的基础上,添加了MAC地址学习功能,成为了交换机,这样可以避免集线器对所有帧都广播的弊病。
但这些设备依然都是桥接设备,因为帧经过它们时,帧原封不动。
但是随着无线局域网的诞生,关于桥接的定义被刷新,有线的Ethernet II 帧访问无线802.11时,帧格式发生了变化,但依然称AP(Access Point)为桥接设备,为何?因为一个广播帧可以无障碍通过AP,AP并没有分割广播域,所以依然是桥接设备。
传输层
TCP:面向连接,安全可靠
UDP:无连接的,不可靠